紫涵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第343章

第343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眼下教育衙门形同虚设,未能像户部形成一套完整的办事规则,这样此事就交给爱卿,参考户部等衙门给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从蒙学开始管起,相关私塾需要申报老师信息,同时上报学生档册,档册要记录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父母……”

“父母信息要跟户帖对得上,若是父母一方无户籍信息,需要地方查明,此档案由学生入学开始登记交由县级衙门管理,往后择官需要从地方调取这些档案,档案应该封印好,拆封即作废。”

“蒙学、中学、大学新生都得建档,科考报名无档者便无学籍,无档者禁止科考。”

“教育衙门往后重点是在县、乡开办蒙学,在十年内逐步取消私塾,教师归教育衙门管,相关薪酬划入地方财政支出。”

不少人兴奋起来,皇后透露的话音很明显,往后这个教育部门不再是空头衙门,而是实打实的掌权衙门,管理

宝音提出要求后,让三个月总算是让宝音满意了,也正式昭告大清原本的八股文取士终结,往后国家抡才是从大学生中挑选。

京城的皇家大学也出现了分裂,这几年大学每年都有一定的留校名额,还不少,人多就有门派,文人别的不会,搞这种拉拢人孤立人的把戏非常顺手。

这几年争斗越来越频繁了,早前宝音是无视的每年还给出了上百个留校名额,这下子光是教职工就有两三千人,皇家学院已经变得极为臃肿。

这种情况下不免有落败的争斗者,一个学校资源就那点,好的职位那就那些,可以申请研究资金做实验,自然比代课拿到的那点代课费要多。

宝音是一直盯着,也觉得这个时候时机成熟,是时候放出去一批。

皇家学院就收到了上面一份通知,允许各省建设大学,相关条件待遇都写在了文案上。

才第一天就有不少人报名,当然守着皇家大学不肯走的肯定也有。

皇家大学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比现在去一个地方从头打拼起要强不知多少。

没有人阻拦,都是自愿。

走的人多,留下的人也多。

在皇帝回京的时候,宝音已经将门教育局也出现了。

跟后世差不多,凡是跟学生、教师沾边的都归教育局管。

老师的工资、学生的书籍、餐补等等都归学校管。

新生的教育局拿到权力招兵买马加紧落实到位,等皇帝回到京城一切成了定局。

那些守旧派,反对终结科举的官员自然是冲皇帝面前哭诉皇后的罪状。

可是没用,该改的已经改了,光是朝中本来是清水衙门的翰林院就不会松开到手的权力。

翰林院这次算是大赢家,原本被看不起的外翰林也得了管理满蒙学校的权力,那些宗学也归他们管。

有人哭诉,得利的人立刻成为皇后的马前卒,率先将这些人给挡了回去。

皇帝只当这事没有发生,心里却爽得很。

当年不让他改制科举,现在好了,连科举都没了。

***

“各省建大学,由京城大学大头开枝散叶分出去……”

报纸上报道了大学分裂出去,连学校内那些分院去了哪个省都有报道。

各省总督也是积极邀请,毕竟往后官场都得经大学走一遭,自己省有大学这操作起来也方便。

自己省没有大学,到时候可就是别的省分配过来。

对于大学建设,哪怕支出归地方财政,各省也是积极响应。

要说第一个录取大学生的衙门那就是教育局,教育局招兵买马看准的就是京城几所大学的学生。

这些学生到位后,让干什么干什么,比官场上老油条好用多了,飞快地将各地衙门搭建起来,先是省再是各个府然后是

除了本届学生,还有大批的往届学生,不分男女,只要考核过了就录用。

主打一个动作要快,将衙门落实下来,将权力先拿到手。

国内的动静并未传到海外,八月份训练了几个月的手军接到了调令前往琉球,在琉球待命。

琉球国很是不安,还传信给了在京的大使。

此举兵部都不知道皇帝的打算,更别说理藩院了。

不提琉球使者到处攀关系,打听情况。

宝音察觉到皇帝这次回来后态度有点不对,跟太子说话时似乎有点夹枪带棒。

这就显得很奇怪了,观察了一段时间,宝音确定了确实有问题。

而这个时候由南边四贝勒送来的南洋见闻的奏章也递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上为儿臣于南洋见闻,南洋繁华远超儿臣所见……”

皇帝将奏章放到桌面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