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涵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654章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第654章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话一出,杨明志和杨明浩咧嘴笑起。

杨正山还是面色平静无波。“你确定!”

“嗯,我已经决定了!”杨明昭露出坚定的神色。

杨正山捋着长长的美髯,陷入了沉默。

“这事你要问问承业才行!”

“若是他也想做皇帝,那你就做不得!”

做皇帝,这事杨正山并不觉得没什么不可以!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在杨明昭回来之前,杨正山就已经想到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既然想做那就去做。

但是杨承业和杨明昭之间,只能有一个可以在大荣做皇帝!

而且目前来说,杨承业做皇帝更加容易,因为他麾下拥有足够多的兵力。

太平军!

在杨正山眼中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相比之下,重山镇可有着精兵强将无数。

“啊!”杨明昭一愣,“如果承业想做,那就让他做就是了!”

杨正山忍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

得,这小子并不是真的想做皇帝,他只是想改朝换代,给大荣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对于世俗凡人来说,皇位权势具有无穷的诱惑。

可对于杨家来说,皇权真的没有太大的诱惑。

杨正山本身就对那些虚头巴脑的权势不在意,而杨家其他人大多数也不是很在意。

可能杨明志比较在意吧,但那也是以前,现在杨明志就没有什么想法。

他只是不想闲着没事做,想搞点事情,想找一下成就感。

与权势相比,武道才是他们的追求。

“你自己去跟承业商量吧!”杨正山说道。

杨明昭想了想,有些挠头,“我去跟承业商量是不是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杨正山抬眼看着他,“若是你们都想做皇帝,那就一个人留在大荣,一个人再找个地方建一个新的皇朝就是了!”

杨家现在已经有一个王朝了,那接下来再建一个皇朝还是两个皇朝其实都是一样的。

说句不夸张的话,以杨家如今的实力,想要建立一个皇朝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荣南方诸王朝,万里海域西部诸多王朝,给杨正山几年的时间,灭三两个王朝完全不是大问题。

与之相比,反而是在大荣改朝换代更有难度。

杨明昭稍微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还是跟承业商量一下比较好。

其实他想做皇帝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虽然说到做皇帝的时候,他是有些心动了,但是他也知道做皇帝会失去很多乐趣。

别的不说,一旦成为了皇帝,那就有可能耽误修炼。

而如果修炼不到先天之境,那寿命就跟常人无异。

成为帝皇和多活几十年近百年,这笔账算一下,只要不是太过贪恋权势,应该都会选择多活几十年吧。

不是说成为皇帝就不能修炼了,也不是说任何人都有成为先天武者的机会,而是以杨家目前的状况,杨明昭觉得自己成为先天武者还是不难的。

所以衡量之下,他突然又对皇帝失去了兴趣。

“爹,那我去一趟重山镇”杨明昭道。

“不用,我已经给承业去信了,现在信应该快到重山镇了!”

其实杨正山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就算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觉得也该让承业回来一趟。

事关大荣,无论如何也不能绕开杨承业。

至于其他的,杨正山并不是很担心。

一家人,有什么事商量着来就是,杨家内部没有太大的矛盾,在他心中杨家还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说定之后,杨正山就放杨明昭离开了。

这家伙刚回家,还是多陪陪妻儿比较好。

当然,杨正山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已经让杨家商号开始打听消息和收购粮草以及各种物资了。

……

重山镇,重山关。

如今杨承业在重山镇依然只是一个游击将军,但是谁都知道他才是重山镇的话事人。

总兵府牛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跟杨承业商量,而巡抚衙门现在已经彻底沦为了摆设,新任巡抚名为蒋南国,挂兵部右侍郎衔,兼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充任重山镇巡抚。

看他的官职,绝对是朝廷重臣,但实际上这位是在朝堂上争斗输了,被人赶到重山镇来的。

兵部侍郎也好,佥都御史也罢,都不过是虚衔而已,他的实职还是重山镇巡抚。

但如今谁不知道重山镇巡抚就是个摆设,所以朝堂上就将一些没有大错,又被排挤的官员扔到了重山镇。

这二十多年来,重山镇接连换了十任巡抚,有的不愿意被架空,想与杨氏一族板板手腕,被灰头土脸的赶出了重山镇。

有的想要讨好杨承业,融入重山镇这个大家庭,可惜杨承业对于朝堂抱着很大的戒心和成见,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位朝堂重臣的投靠。

有的则老老实实的做个泥塑的菩萨,不让他管事他就不管,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反而这种人在重山镇呆的时间最长。

蒋南国就是这样的人,啥也不管,啥也不问,每天不是在家读书,就是外出访友,亦或者寄情于山水。

就这样他在重山镇做了五年的巡抚,是自杨正山离开大荣后,担任重山镇巡抚时间最长的人。

时间进入腊月,重山镇上下都在忙碌着年底的收尾工作。

今年重山镇的光景还算不错,老天爷赏脸,一年来都是风调雨顺,这让今年重山镇收获的粮税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二十年前相比,如今重山镇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四百二十万,差不多翻了一倍。

当年杨正山在重山镇担任总兵的时候,重山镇的人口才百万出头,后来重山镇安置了近百万难民,重山镇的人口达到了两百万。

算算时间,这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重山镇的人口翻一倍也不算是夸张。

此时北地也不在像以前那般人烟稀少,特别是黑云山往东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不少繁荣的城镇。

而黑云山往里也多出了很多屯堡和马场,西路定胡卫的触角已经快要延伸至萨日湖。

当初乌拉部躲进了雪原之地,后来他们又回来了,不过现在他们只能蜷缩在萨日湖西边和北边。

萨日湖东方和南方虽然有着大量肥沃的土地,但他们却不敢染指。

当然,定胡卫也没有染指,双方已经达成了默契,就已萨日湖东岸和南岸为界,乌拉部占据着萨日湖,而定胡卫的边界定在了萨日湖东三十里外。

定胡卫这这条边界上建造了十几个屯堡,驻兵万余。

至于为何重山镇不继续往西扩张,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大荣朝堂不稳,重山镇不好擅自掀起战争。二是如今乌拉部已经投靠了赤刺部,面对来自重山镇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报团取暖。

重山镇想要歼灭乌拉部很容易,但也怕将赤刺部和塔塔尔部惹恼了。

因此目前来说,重山镇与赤刺部的关系还算稳定。

重山镇北地其实还有很多肥沃的草场和土地,哪怕如今重山镇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百二十万,依然有很多地方显得地广人稀。

不过目前应该是重山镇最好的状态,百姓和军户都有田地,赋税劳役相对都比较低,商业发展也变得繁荣了很多,虽然很多百姓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对他们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对于杨承业和牛庄来说,今年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压力的来源是北原镇,周兰已经占据了陇原的五府之地,正是急需粮食的时候,杨承业和牛庄为了帮助周兰稳定局面,几乎将重山镇大半余粮都给了北原镇。

现在北原镇的日子才叫苦,本来北原镇就还没有恢复过来,如今又要安置陇原的上百万难民,搞得北原镇一点余粮都没有,全靠重山镇支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