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分成(2 / 2)
因为做了,就能在大陆电影史上小小的留下一比。
我这儿留一笔,那儿留一笔。
过二十年回头看,整部华夏电影史就是我的日记……
毕竟我又不能自己写日记,正经人谁写那玩意啊。
反正我和港圈刚刚偃旗息鼓,握手言和。
我干这事,他们不光不会反对,还会支持。
再加上,我的确不会白干的。
“庞制片,我最近参与拍摄的那部《尖峰时刻3》,您已经看过了,对吧”张远和气的问道。
“是,非常不错,在一众好莱坞大片中都算得上打戏最精彩的。”
这是实话,基本已是好莱坞纯动作片的余晖了。
再往后为好莱坞硬派动作片续命的,就是史泰龙拉起的《敢死队》班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过,这部片子的两位主演,也就是辰龙大哥和克里斯塔克,他们二人参与影片的收入支付方式”
“哦”庞洪有点回过味来了。
《尖峰时刻3》剧组他不了解。
但好莱坞的玩法他是听说过的。
“辰龙大哥和克里斯塔克这两位主演,除了基本片酬外,还会从片子的最终票房中获取分成。”
“就像您所说的,咱们这部《画皮》的预算很紧张。”
“若在片酬上耗费太多,会影响其他部分的预算,尤其是道具和后期制作。”
一旁的负责服装和道具设计的吴宝铃听到这话立马露出赞许的目光,连连点头。
说的一点没错!
剧组抠预算,最后都是往幕后抠的!
这就导致很多用了大牌演员的电视剧电影后期制作拉的一批,非常影响效果。
但就和大公司裁员一样,又不可能裁领导。
最终裁掉的都是最辛苦,钱最少,也是真正在干实事的一线员工。
干活的人都裁光了,那公司谁干活
发外包啊!
这帮领导还能自己开外包公司捞一笔,或者懒得开公司的,直接当买办“搬砖头”捞钱。
所以越裁员,他们赚的越多。
很多大剧组也一样,演员,导演,制片都赚了大钱。
结果拖着群演,道具,灯光,后期的工资发不出来。
片子一上映,就是一坨翔。
到时候剧组两手一摊,说片子亏了,没钱付工资。
这种事多了去了……
“所以,我想帮剧组节省一些前期经费,更多的用在片子本身上。”
甭管后来这位如何靠着电影投资噶韭菜,至少现在,这位宁影厂的副厂长还是想好好拍片子的。
只不过人心会变,就像老谋子不也从《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进化”到了《长城》和《满江红》。
“那么你的意思是”庞洪犹疑发问。
“我愿意以参与拍摄的形式入股影片。”
“相当于资转股。”
“我前期不用剧组给我支付一分钱。”
“但我要片子上映后,10%的票房收入,作为我的分成收益!”
“听清楚了,是票房收入,不是影片盈利。”
万一你为了不给我钱,把收益做成负数怎么办。
庞洪深吸一口气。
好家伙!
我就想压一压他的片酬。
这位直接盯上了我的本金!
庞洪听完后默不作声。
倒不是想骂街,而是在心中盘算。
这片子对外号称投资1500万美金!
也就是说成本和《夜宴》相当。
这也就是说说,其实没那么多。
真有1500万美金,预算就不紧张了。
能用于拍摄制作的钱,其实也就4,5000万。
还得留的钱宣发呢。
所以这片子保本收益是1.5亿左右,之后才开始赚钱。
宁影厂新厂长的赌性可不小!
因为07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总共才4部。
但这几位哥们对市场的判断还挺准。
到了08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就达到了7部。
09年更是超过了10部。
整个华夏票房市场正在肉眼可见的飞速膨胀。
前几年拍摄《好奇害死猫》,结果票房很差。
接受采访时,主演胡军还说呢。
“华夏观众有看电影的习惯吗”
“大家都守着电视机看电视剧呢!”
但市场变化就那么快!
不过几年,大屏幕市场就活跃了起来。
张远瞧出对方在权衡,便打算给他的精神上上强度。
“小佳。”他抬手招呼了一下曾佳。
“《投名状》的合同在身上吗”
“在。”
俩人一下飞机就直接来的这里,都没来得及回家将合同锁保险箱。
“拿出来,给庞制片看一眼。”
“啊……这。”
“让你拿就拿,别废话。”
按理说合同不该给外人看,很危险。
曾佳也没回过神来,还沉浸在张远提出了“零片酬拿分成”的方案中。
她确定老板不疯。
因为不是真白干。
可虽不疯,但多少有点颠!
就算拿10%的票房分成,想要得到《投名状》同等的收益,那片子票房至少得1.2亿以上!
能拿到吗
不确定性太大,在她心里远不如捞现洋。
而且片子从开拍到上映,至少小一年,这些时间上千万的现金光利息就多少了
可她也明白,自己这老板说一不二,她没有反驳动摇的能力。
又见到张远给她比了个口型。
“最后一页……”
她便明白,拿合同是打算给对方看什么。
这就将《投名状》剧组的合同,翻到了片酬金额这一页。
本在细细计算得失的庞洪,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数字给刺激到了!
1200万……
之前以为张远片酬大几百万时,他已经觉得挺夸张,没想到自己还小看了对方……
这价位,若是拿片酬,《画皮》肯定用不起。
刚才他还算呢。
10%票房给对方做收益,那投资人和宁影厂的收入得少一大块!
这合算吗
但看到这合同后,他的想法立马就变了。
合算!
人家投资好几亿的剧组都愿意请他,自己这边前期不用钱,岂不跟白捡一样
况且这片子能不能赚钱,自己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本就在赌,没想到来了位赌性和自己一样大的男艺人!
又想到最近大卖的《尖峰时刻3》,他觉得有张远加盟,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票房号召力,肯定要比陈琨,黄小明他们几个强的多。
因为还是那个问题。
陈琨和黄小明,并没有特别赚钱的电影来为他们背书。
但张远有,还不止一部。
“嗯,我知道了。”
“你的方案我考虑考虑,也得和导演,投资人一起商量一下。”
庞洪没有立即答应。
“行。”张远也爽快。
他知道对方肯定会纠结,需要时间讨论。
不过除了合同外,他还有一招,能为自己加码,让对方安心。
“我可以等您,不过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条件。”
张远故意面露怒色,咬牙道。
“我要剧组帮我开一场签约发布会!”
张远翻看心中那本封皮上写着“我不记仇”的小本本。
“李少宏,你不会以为我把你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