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涵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汉两京一十三州是在我肩上担着 > 第609章 仓廪

第609章 仓廪(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方粮储,以郡、县各有大不等的官仓为辅,中央朝廷管辖的一些关键位置修建的大型皇家仓廪集中存贮为主力。

皇家仓廪以其重要性与规模性,在郡、县各有大不等的官仓的配合下,承担了最为广泛的赈济职责。

在丰年适当抬高价格籴(di)米,防止谷贱伤农。

在荒年适量降低价格粜(tiào)米,平抑物价,拯济百姓。

也就是“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

在粜米时价格理论上不会低于本钱,所以官仓大概率会有所盈利。

于此同时,刘禅还允许地方豪强大户自发结社,组织民间的私人粮储。

民间系统能够有效弥补在官方难以维系时的不足,救灾更加及时。

面对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的时候,能为官方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民间粮储以义仓、社仓为代表,这些粮仓中有些具影半官方”性质。

有些则是以民间“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乡间邻里互助储粮模式,带影赈贷”性质,收取一定的利息。

当然,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利息高地问题,甚至官方下场的话,就要涉及到王安石变法里的‘青苗贷’了。

这一点,刘禅是比较谨慎的,他没有轻易让官方下手。

王安石的政治制度设置很好,理念也不错。

但是触动了太多饶利益,乃至于他麾下执行变法的人故意坏事。

借贷之事,自古有之。

土地兼并好几百年了,地方豪强们早就对放贷这个敛财的办法轻车熟路。

朝廷不能想着占领这个市场,垄断此事,否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所以,刘禅允许官方仓廪借贷和民间义仓借贷并存。

仓廪借贷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以调控借贷利息,防止高利贷盘剥百姓。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官府运用有息贷款的方式拯救百姓。

防止高利贷盘剥并扩大政府收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是什么事都是朝廷大包大揽最好,有时候也要相信无形的大手,以增大市场的弹性和抗压能力。

无论如何,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宗商品就是粮食。

蜀锦别人可能不认识,但是粮食,就是到了昆仑州那里的人也会认的。

这也是刘禅逐步进行粮本位货币改制的根本原因,大汉长宜放眼量。

当然,当下他所需要做并只能做的就是修筑好粮仓,然后等丰收,用粮食填满它们。

蜀锦的锚定,隐性规矩是一定数量的直百铢钱便能从季汉官方商贸那里购买到一定量的蜀锦。

这么些年来一直是那个价,没有随意涨跌,而诸葛亮也一直高度重视蜀锦的供应。

因此这些年直百钱的信誉一直很好,有源源不断的蜀锦,大家就相信直百钱。

其实蜀锦实际上就起到了黄金储备的作用,货币因为信用才能成为流通货币。

于是,汉朝廷发行的直百钱便是在境外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流通。

远远不是那些私铸钱币,如剪边五铢、减重五铢、侵轮五铢能比拟的。

更不是江东的大泉当千、大泉二千等‘类津巴布韦币’能比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