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魏国历代君主(1 / 2)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1]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
公元前636年,毕万之子魏犨因为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晋文公重耳继位后,令魏犨承袭魏氏的封邑(魏邑,今山西芮城),列为大夫[6]。
公元前453年,晋智伯(荀瑶)率韩魏之师围攻赵氏基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三年不能攻克,赵无恤遂策反魏桓子和韩康子两家,反攻知伯,杀之并分其地。韩、赵、魏三家分晋局面形成。
公元前445年,魏斯继位,自称诸侯,史称“魏文侯”,为了变法图强,称雄图霸,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轼段干木,故群俊竞至,名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于西河,斯盖积贤人之符也。[”
公元前445-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在位期间,崇儒重教,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率先称雄七国,奠定了魏国百年霸业。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六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国号也称梁。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魏氏的先祖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为封国在毕地而得姓。毕国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后裔沦为平民。毕万正是毕公高的后代,他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以军功封毕万于魏地(今山西芮城县一带)。[]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晋大夫毕万以军功受封于魏,卜偃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意思就是说:毕万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万”是盈足之数,“魏”同“巍”,有高大雄伟之意,得此封赏,符合天意。
天子拥有兆民,诸侯管辖万民。以毕万之福大命大,必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魏氏正是由此而得姓。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发生,魏桓子、韩康子本为智伯一方,却又倒戈,与赵氏共灭智伯,并瓜分其所有领地,从此晋国赵、魏、韩三卿独霸。
魏、韩、赵战胜智氏,并三分其地,至此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三大夫为诸侯,脱离晋国,此时晋只剩绛城与曲沃两处,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晋国最后灭亡。魏国疆域很散漫,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
在今河南省境内者,有北部,并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在今河北省境内者,有今大名、广平间地。并有今山东省冠县地。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也称梁国。
魏文侯(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魏桓子之孙,魏武侯之父。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继祖业分晋室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是魏桓子之孙,魏武侯之父,公元前445年继承祖父的家业;
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襄子派人说服韩康子、魏桓子,放晋水倒灌智寨,灭了智氏,三分智地。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
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智氏领地正压在魏氏的脑门上,魏氏很压抑。
魏氏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渑池、陕县和灵宝地区)。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西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
魏氏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氏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被列强吃掉,然后是打破封锁、向外发展。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执政晋国
晋幽公九年(公元前425年),赵襄子赵无恤去世,魏斯继任为晋国正卿,任用上郡守李悝实行变法。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氏为蓝本的。
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以李悝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
立为诸侯
晋烈公十一年(公元前405年),齐国发生内乱。田会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并向三晋求援。文侯任命翟角为主帅,带领赵、韩两氏的军队,一路攻打到齐长城。齐国君主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主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周天子册封三晋为诸侯。
晋烈公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九鼎声响,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即由这一年正式进入战国时代。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就从该年开始,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文侯50年(公元前396年),文侯病重,临死前,召见吴起、西门豹、北门可等人,将太子魏击托付给他们。文侯去世,由太子继任为君主,是为魏武侯。
为政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