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杜恒(1 / 2)
飓风建筑董事长的办公室,杨东旭正和从香江那边回来的赵煜谈着香江相关房地产的事情。
赵煜在香江坐镇一段时间之后,香江的房价基本稳了下来,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避免了国内股市对那边的冲击,造成过山车的现象。
不过这一点现在依然不能放松,毕竟国内的股市和想要搞事情的一些人暂时是压下去了,可明年的次贷危机才是真正的考验。
能抗住香江的房价基本上未来二十年都不会有太大问题,扛不住香江的房价虽然以后依然辉煌。
但要震荡多久,到时候又被外人在这种震荡中套走了多少钱,这个无疑是杨东旭不能容忍的。
毕竟他这边正趁着次贷危机超米国那边的老窝呢,自家的后花园被人端了锅,这到时候还不郁闷死?
“香江那边能拿地就尽量多拿地,香江就那么大,土地资源有限。
不像是在内地要是有什么工程,或者上什么项目。随便一个地级市都能划拉一片工业用地出来。
那边是特别行政区,现在有几环的面积,那以后肯定还是几环。不像内地城市,有需要还能对外多拓展几环,香江那边的土地属于拿一块就少一块的。”
“道理都懂,但香江这段时间几块地皮的拍卖价格已经开始虚高了。”赵煜说道。
作为房地产的老总,赵煜可以说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全世界各地无论是米国还是英国,贼高的房价他也见过。
但却依然感觉到香江房地产发展的畸形,因为现在香江的房地产已经开始有鸽子笼的趋势了,一家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地方,一平米还要价好几万。
这样畸形的房地产现象也就国内的学区房可以比一比,但学区房可以不住人,就花钱买个入校资格。
可香江的鸽子笼那是要主人的,那么一丁点大的地方就几十上百万的,而且这种现象还在蔓延,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可更不正常的是,即便是这样,还是一群人打破了头往香江挤,甚至这都什么年代还有偷渡过去的。
以前的时候大陆穷,所以沿海有人偷渡过去,这几年内地发展了,加上香江回归一切走上正轨,偷渡的现象少了。
毕竟办一张香江通行证还是很方便的,可越难、老窝、柬埔寨、甚至还有菲律宾那边,依然把香江当做天堂。
虽然现在是文明社会,香江治安比以前要好得多,但偷渡客如此之多,再加上拿到合法身份的人移民香江。原本不大的香江底层社会那不是一般的拥挤,屁大一点地方都十几万。
“香江的面积注定了那边房地产的不正常,除非香江经济彻底崩盘,失去现在的光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否则它的房价只会被现在更严重,不会有任何缓和的。”
作为过来人杨东旭太知道香江房价的疯狂了,都说内地北上广的房价让人不相信眼泪,那是你没去和香江对比,那边不单单不相信眼泪,甚至连希望都没人相信了。
“那咱们的计划坚持不变?”
“坚持不变,对了你在香江的时候兼顾一下深城和广州那边的事情,这两座城市发展的也很快。
现在上面又提出什么中部大开发,所以公司准备在武汉那边布局,暂时南方那边的市场你照看着。”
“仅仅只是武汉吗?长沙、南昌还有合肥这些中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要不要提前布局一下?”赵煜开口问道。
“集中在武汉吧,无论是长沙还是南昌,又或者是合肥,我找专业团队评估过。长沙那边政策不一样,而且领导层即便换届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依然在坚持。
所以如果只是平常投资合理利润的话,去长沙投资可以。想要获得在其他地方一样的房地产项目超高收益,那边的政策可不友好。
合肥和南昌情况差不多,虽然是省会,但却不是全省的经济中心,虽然集合全省的力量在发展,但总感觉差点什么。
所以公司战略部那边讨论之后,暂定的目标是武汉,同时重心向着南方沿海省份,例如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这些地方转移。
这几个省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很快,全国经济中心也在从北向南转移,所以怎么可以提前布局。现在让你负责南边的事情,你的担子很重啊。”
“那可要给我多派一些人,或者多给几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单单是香江、深城和广州三个地方就足够我忙活的了。你这直接有塞给我四个省。”
作为飓风建筑第一总经理,赵煜原本管的事情就不少。今年虽然一直都在南方坐镇,可公司该他处理的事情,他一点没耽搁。
原本以为大老板发展目光向着内地转移下自己还能轻松一点,结果转手就给自己扔过来四座山。
如果说前些年赵煜还有一些别的想法。
这些年见识过自家大老板的手腕,尤其是自己大老板恐怖的人脉关系和背景之后。不该有的心思他早就收起来了。
现在可以说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所有工作,就等找个适合的机会退休了。
然后拿着自己赚的财富,还有杨东旭念旧情也不小气肯定会给的股份当传家宝,以后祖孙三代,甚至四代,五代都有可以舒舒服服的躺着生活不要太美好。
可再任劳任怨,直接扔过来四个省的业务。而且还是经济极其发达的南方四省,这真的挡不住。
“让王青过去帮你吧,南方摊子比较大,你们两个来扛着,中部和北方市场的事情我交给章程来。人手要还是不够,你从总部这边继续抽调人手。
飓风建筑这几年内部没什么大的晋升了,正好趁着个摊子彻底深化铺开的机会。拉动一下底层员工的积极性。”
“全部内部提拔?”赵煜开口问道。
“大部分吧,我会让李季那边寻找一些职位适合的人员挖过来。同等条件下内部员工优先,实在没人家优秀,事情自然交给能力更强的人来做。
不单单要内部竞争,外部压力还是要有的。不然内部员工总感觉熬一熬就会晋升,这人的工作积极性可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