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小学校(1 / 2)
热气球升空的时候,曾凡并没有在现场,而是正在距离不太远的香山顶上,王守仁和戴义两人陪在他身边。
香山的海拔六百多米,热气球升空的地方海拔不到一百五十米,即便是升到头也不过三百多米,仍然没有香山顶上的高度,他们可以从容的观看。
王守仁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小心的询问道:“皇上对谢司业的热气球有何评价,还值得入眼吗?”
“三个月时间,就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不容易了!”曾凡心里不以为然,但也不好意思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载人实验技术成熟后,他们准备放开绳索,进行更高高度的漂浮实验!”王守仁汇报后续的计划。
“热气球自由飘荡危险性很大,方向难以精确控制,最好去关外找足够宽阔的地方做实验,对人类来说,热气球是上天最笨的方法!也是现阶段最容易实现的,你们还需要多努力!”曾凡鼓励道。
“皇上的话臣一定转达给他们!”
“格物之道没有权威,我也不过是比你们学的早一些,见识多一些,说的也不一定都对,书上的理论也是如此,你们要怀着质疑的心态去学习,如果谁能通过切实的论证推翻书上的理论,那我都要亲自给他颁奖!直接给他一品官员的待遇!”曾凡说出了更重磅的奖励措施。
“皇上此言可当真?”
“你文采好,就照我的意思拟定一道旨意出来,回去给你的学生们宣读!”
曾凡顿了顿又对戴义吩咐道:“格物学高等教材上,也把这个旨意印上去,奖励范围不止格物院,包含所有人!”
尽管许下重奖,其实他并不认为短时间内有人能领到,就算是王守仁,没有十年时间潜心钻研,都够呛能将后世的这些科学理论融会贯通,少了后世很多验证的手段,理解起来更难,哪怕有他的暗中点拨也是一样困难。
没有全盘的理解,怎么可能推翻后世无数人智慧创建起来的理论体系,即便是他自己,现在也还是在质疑的阶段,谈不上推翻哪个重要的物理理论。
他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和感悟,仍然要借助现有众多理论的支撑,没有那些前人的诸多理论成果指引,他也达不到现在的境界。
颁布这个悬赏的意义,更类似于佛道的成佛成仙,对凡人起到一定激励作用,有所不同的是,他的奖励看得见摸得着,不像成佛成仙那么虚无缥缈。
现在不可能,十年后,二十年后,积累到一定程度,总有人能领到,就算领不到最大奖励,多学习格物知识,对现实世界也能有更清晰的认知,对个人的生活都会有所帮助提升。
尽管没有去现场观看,借助热气球带来的轰动效应,曾凡颁布的旨意也算为格物学做了一次更深层次的推广,企图借此增加人们了解学习的欲望。
半年多来,格物学的书籍尽管下发到了各个省,更多还是在读书人的层面传播,影响力没那么大。
现在,京城西北方向,飘在天上的热气球那可是三教九流人人都能看到,现场更有数万人见证了萧瑜站在热气球
热气球是格物院造出来的,而格物院就是皇帝为了推广格物之学设立的机构,里面的学子都是从国子监选拔,待遇还高于国子监学生。
通过这次热气球载人上天的事件,也让更多人听到到格物学这个名字,皇帝还颁布旨意,无论男女老少、士农工商何等身份,只要能推翻格物学中的一个理论,就能获得皇帝亲自接见,终身享受朝廷一品大员的待遇。
这个奖赏可就太有诱惑力了,也跟随热气球载人上天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引得人人热议。
京城各大书店里格物学书籍都是几乎以成本价销售,比其他的书籍更厚,价格却卖的最便宜,十几文就能买一本,借助这股热潮一天就能卖几千本出去。
可惜这时候识字率很低,即便是京城里面,十个普通人里也不过三两个识字,识字都困难,更别说理解书中那些枯燥的知识了。
曾凡编写教材的时候已经尽量由浅入深,考虑到这个时候人们的接受能力了,那也是针对有一定文字理解能力的读书人,对于只是零星的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蒙书,勉强认识店铺招牌的普通人来说,看懂教材的内容还是有点难度。
借助这股热潮,曾凡让戴义安排人在崇文门外买下几栋房子打通,成立了一所小学校,任何人只需要交十文钱就能听十天课,赠送一套识字教材,以后即使不听课,只要有毅力,也能在家里自学。
学校的教材就是曾凡最早编写的扫盲课本,汉语拼音简体字为主,已经在宫里面拿那些文盲太监宫女们实验了两年多,这些人正好充作学校教员,如果小学校能推广开来,也算解决他们下岗再就业的问题。
皇庄里的军工相关的部分已经转给了工部去做,留下的玻璃作坊,印书作坊,香皂工坊等工坊,还有其他的农作物产出仍然有不少,源源不断的盈利正好用来支持学校发展。
崇文门以南就属于城郊,这个时候还没有城墙防护,住的都是平民百姓,各种手艺工匠等依靠城里差事谋生的普通人,文盲率更高。
这里的成年人每天都要为了衣食奔波忙碌,也未必有心思去学习,他们的孩子们大多都是散养状态,没钱上私塾,设立学校的招生目标就是这些孩子们。
有了曾凡意念场暗中引导,学校开张不到一个月,就招收了三百多学生,分了十几个班,开始了上课。/apk/
收的那点学费只是象征意义,白得来的东西不会珍惜,有了付出才会引起重视,十天后还想继续学习就要一年一百文学费,学满五年考试及格会发给一个小学毕业证书。
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仅可以减免学费,还会有各种奖励,用来激励他们学习。
皇帝自掏腰包设立学校,专门招收平民子弟识字,因为没有任何宣传,刚开始也只在崇文门附近传播,后来消息慢慢扩散到了全城,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跨城过来报名,学校很快就容纳不下了。
这个时候的京城九个城门。
正南面中间是正阳门,也就是著名的前门,东侧是崇文门,西侧是宣武门;东城墙北侧东直门和南侧朝阳门,西城墙是北侧西直门和南侧阜成门,北城墙东侧安定门,西侧的德胜门。
九个城门外面都有大片的平民区,这些区域住的人主要都是为城中的达官贵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来换取报酬,维持各自的生计,尽管收入微薄,能住在天子脚下,那就已经胜过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平民了。
太远的地方曾凡还顾及不到,九个城门各开办一所小学还是可以做到的,紫禁城裁撤出大批的宫女太监都可以充当老师,还可以彼此竞争一下。
想要发掘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是必由之路,朝廷各部门效率低下,曾凡也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先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下手。
为了维持九所小学的开支,他同意扩大几个作坊的规模,用以增加收入。
几大作坊都有他设计的全新工艺,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远超同行,很多独家技术别人想抄都抄不了去,同样印一本书,他批发价十文还有利润,别的书店大多还是雕版印刷,成本贵了何止十倍。
这个时候还没有版权、专利的概念,如果他想恶意竞争,全国的印书坊都得倒闭,至于玻璃和香皂,所有的产品都是独家,暂时还没有竞争对手。
挣钱当然不是主要目的,只是临时的手段,提高平民识字率,将书本的价格降下来,让所有人都能方便的获取知识,那才是他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