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古龙地位探讨(2 / 2)
古龙先生离世,至今已近四十年,时间跨度已经超过三十年了。
但他的作品非但没有被遗忘,反而持续在文学界与读者群体中引发讨论与共鸣。
这一现象深刻地表明,古龙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其价值非但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减损,反而愈发显得珍贵与不朽。”
杜雨赞同道:“我也觉得。”
高传龙继续道:“在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众多创作者如繁星般涌现,然而历经岁月洗礼,最终能够璀璨依旧的,不过金庸、古龙等寥寥数人。
这两位巨匠——金庸与古龙,常被相提并论,却也因各自拥趸的立场不同,‘金粉’和‘古粉’之间时有争鸣,难以调和。
在金粉的眼中,古龙不及金庸的有四个方面:
一、金庸先生出身名门,其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从琴棋书画到佛道禅理,从诗词歌赋到历史典故,金庸信手拈来,皆成妙笔,展现了他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国学修养。
相比之下,古龙虽以才情着称,其作品却常被指摘为缺乏历史文化根基与国学底蕴,更多依赖于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与情感表达,而非传统武侠的广博与深邃。
二、金庸先生家境优渥,得以心无旁骛地投身于文学创作,追求武侠小说的艺术极致。他如同曹雪芹般,对作品精益求精,反复推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反观古龙,其创作生涯中不乏为生计奔波的痕迹,虽不乏佳作,但也偶有被指创作态度不够严谨,甚至有‘骗稿费’之嫌。
三、在文学技巧上,金庸的才华同样令人称道。他的文字简洁洗练,布局谋篇精妙绝伦,人物性格刻画入木三分,武打场面更是细腻生动,招式清晰可辨,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而古龙在武打描写上则显得更为抽象与写意,往往以寥寥数语概括一场激战,这种风格虽独具特色,却也常被批评为缺乏具体性与观赏性。
四,在作品主题与立意上,金庸的作品往往展现出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与家国情怀,他笔下的侠之大者,以国为家,以民为本,不惜牺牲个人安危,成就一番英雄伟业。这种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理想,赢得了无数读者的敬仰与共鸣。
而古龙则更多地聚焦于人性的复杂与江湖的无奈,他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道出了许多小人物的辛酸与挣扎,却也因此被部分读者视为缺乏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刻的思考。”
杜雨耐心等待高传龙讲完,才反驳道:“龙哥!不管金粉怎么说,我还是更喜欢古龙的小说。金庸的小说看不下啊!”
“正常!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高传龙笑道,“你且说说古龙小说的好处。”
杜雨娓娓道来:“古龙,这位武侠世界的独特存在,与金庸及众多作家截然不同,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性格’作家。
翻开他的书,每一章节、每段文字、每句话语、每个字乃至标点符号,都仿佛是他性格的直接流露,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古龙拥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将个人的才情、生活的点滴以及鲜明的性格无缝融合,并巧妙地转化为笔下的文字。
这种独特的文体,让人不禁联想到魏晋风骨、盛唐才子的风采,如阮籍的狂放不羁,李白的飘逸脱俗,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阅读古龙,对于一群感性的读者而言,更像是一场心灵的自我放逐。
因此,赞美古龙的人,往往不仅仅是在赞美他的作品,更是在赞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独特与不羁。
在古龙的世界里,人们找到了释放‘自恋’与‘自怜’情绪的钥匙。
这把钥匙,足以开启一段段关于自我探索与情感共鸣的旅程。”
高传龙听完,赞道:“小杜!你真是古龙的知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