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孩子们的转变(2 / 2)
颜思鲁感慨着:“看看,连那三个国公家的孩子,看上去,都是斗志满满。”
陆德明应声,接着说道。
“他们三个,李震和程处弼,本性善良,活泼好动,至于尉迟宝琪,他比较安静,性子嘛,原先刚开始,我觉得他有些阴沉,但是在李震和程处弼的带动下,不好说咯,现在也只是沉稳而已,总之,他留在书院,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大宅子里,环境影响孩子,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也影响着孩子,孩子离开不好的环境,在这个年岁,性格重新被纠正,也还来得及,尉迟宝琪来这边书院,也算是他的一番际遇,当初尉迟将军做这个决定,还真是英明。”
“是啊。”颜思鲁笑道。
虽然不了解尉迟家,但是尉迟宝琪,这个年岁,还不算定性,在书院里,将不好的性格改正,走上正途,也是他的幸事。
“陛下心系学子,书院尽心尽力的为学生考虑,咱们这些做先生的,也要尽力教导好这些孩子,将来不管是改变人生也好,为国效力也罢,总而言之,对他们,都是有好处的。”
陆德明颔首。
“如今看这些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就算是咱们不多加催促,他们也会努力起来的。”
“咱们这些老骨头啊,做好该做的,把先贤的学问传承下去,就算不负读书人的名头咯。”
两人说着,相视一笑,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欣慰。
长安城里,李五麾下的百骑司,想方设法的混入书院当中,或是以学生的身份,或者是进去打杂,或者是送货,开始打探各家书院学生们的状况。
心中谨记,一定不能暴露。
尽快的将事情做好。
几天之后,资料被汇总整理好,由李五送到了两仪殿。
李世民翻看着各家书院的资料。
能进书院读书的学子,大多数家境都不差,但是也有极个别。
如此一来,两金制度,在长安城的书院中实行,倒也是有效果的。
一来作为激励,二来,制度一旦颁发,就能够鼓励更多有天赋有才学的学子,进入书院读书。
从人数上来看,支出也不会太多。
内帑从指头缝里漏点,就够了。
不用付出太多,但是收益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对于宫中的名声来说。
这是无价的。
如果将这事儿当成一桩买卖的话,这买卖,赚大发了。
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心中欢喜。
怀仁提的这个两金制度,好啊,真好。
奖赏,帮扶.......
两金制度,甚至能用在别的地方,以此为基础,向外延伸,只不过是换个名头罢了.......
在掌握了长安城书院里的学子们的情况之后,李世民拿起手边特别放置的一封奏章,御笔朱批,随后交给了王德。
“着人送去中书省,按此,草拟诏令,拟定好之后,立即送去门下审批。”李世民沉声说道:“审批过后,用不着再送回来了,交给尚书省实行。”
“是。”王德应声。
李世民批过的奏章,是房玄龄送上来的,两金制度的事情,他们君臣之间已经商议过了,彼此心中也有了默契。
这件事离着完成,也不过就差李世民的批复,李世民点头之后,三省一天就能走完流程,然后就将诏令下发到长安城的各个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