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涵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98章 揽客入齐州,不走寻常路

第98章 揽客入齐州,不走寻常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即,王安石揉了揉下巴,露出一抹笑容,再次大步迎了上去。

这支商队的掌柜乃是一位读书人,他见王安石谈吐不凡,便与之深聊了起来。

二人有说有笑,相聊甚酣。

不多时,这名掌柜便带着商队,转道去了齐州。

顿时,王安石信心大增。

只要将名声建立起来,齐州有了好口碑,就能无形中解决很多麻烦。

……

而此刻。

在齐州北境的一处驿站前,司马光心情忐忑地望着远处。

此处乃是从汴京通向青州的必经官道。

商队尤多,且多是长途奔走的商人。

苏良也站在一旁。

他知晓司马光没有王安石那种厚脸皮,便选择陪着司马光。

从上午到此刻,已经过去了二十余支商队。

司马光与之交谈的也有十余家,不过依旧无人转道去齐州。

好几个商人都被吓到了。

他们觉得官员们对他们那么好,必然是有所企图。

虽然屡遭怀疑,但司马光还是会耐心地向商人们推荐齐州,讲解齐州的各种特产以及齐州对商人的优惠政策。

司马光最大的优势便是情绪稳定。

且他认为,宣讲齐州比引客更加重要,只要建立起好名声,客商自然能蜂拥而至。

由于二人还有公务要做。

王安石每隔三日便去官道揽客一次,每次大概是小半天。

而司马光选择每隔两日一次。

不过,他会在驿站中住宿,晚上在驿站附近停下休息的客商也不少。

篝火下,正是宣讲齐州的好时机。

当然,二人的这些举动不会是今年常态。

一旦外地客商对齐州的印象改观,二人便会再次拉长时间间隔,甚至不用再招揽客商了,但后续的服务定会做得更精致。

王安石和司马光,正在以一种大宋朝从未有过的方式,改造着齐州。

用一位老农的话语来形容二人。

“这两位官老爷的脑袋是低着的,腰也是弯着呢,并且还会冲咱们笑呢!”

……

商人向来都是传递信息的最佳媒介,更何况齐州这个大宋变法的首选之地。

很快。

“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这十个字便经由商人们嘴,传向了齐州外的四面八方。

“那日我带着商队走在官道上,齐州知州王安石在知我不会路过齐州后,仍为我们准备了茶水,就冲这份对我们商人的尊重,我也要去齐州进次货!”

“齐州有剪径徒?我已往返齐州两次,一个贼人也没有遇到,并且那位司马通判拍着胸脯向我保证,在齐州境内若丢失货物,他定帮其找回,若找不回,府衙将会赔偿我的所有损失!其他州府,哪个主官能做到这一点?”

“齐州的绵帛,京东最佳,往昔都是齐州商人们运送,如今省下一大笔运输费用,足够年底盖上几间新房了。”

“齐州民风彪悍?剪径者众?胡说八道,我觉得齐州比青州要好多了,这样的知州和通判,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呢!”

……

虽然大宋商人的地位较汉唐有所提高,但士大夫官员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而今王安石和司马光表现得如此接地气,自然引得无数百姓热议。

六月二十日。

苏良来到齐州的

这一日,“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的效果突然迸发。

足足有三十多支商队来到齐州城。

其中带头者,还是拒绝王安石的那个卖枣和核桃的老汉。

这位老汉为齐州带来了数支贩卖药材的商队。

王安石和司马光靠着个人魅力将这些人引入齐州城,至于能不能将这些人留下,就靠齐州的商品质量和价格了。

这一日。

齐州城主街上甚是喧闹。

街道两旁,车马不断,过年节时也不过如此。

有些地方甚至自动形成了露天草市。

府衙的差役们全部出动,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解决大街上百姓的一切问题。

因为多劳多得的考绩方式,差役们也都甚是兴奋,忙得热火朝天。

此时的王安石和司马光,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齐州自治的好处。

二人也逐渐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变法。

变法,必须要不走寻常路。

二人若不是放下脸面,恐怕要形成今日这个局面,至少要熬二三百个日夜。

苏良与张茂则缓步走在大街上,观察着周围的车马川流不息。

张茂则开口道:“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真是开我朝先例,确实是招揽商客的好办法。不过,朝堂的那群相公估计不会喜欢。”

“苏御史,你最好今晚就写奏疏向官家解释一番,不然官家先入为主,听了那些人的理由,毁掉这番好局面,就可惜了!”

苏良认可地点了点头。

大宋的士大夫官员,向来讲究高雅有节。

但如今,一州知州与通判为招揽客商,不惜放下身段,这在那些老顽固眼里,是破坏礼法,是对士大夫官员身份的侮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