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游牧民族(1 / 2)
“哈哈哈!云道友,对于古族、巫族,风都领地未来将如何行事?”
沉默之时,默默埋头赶路,当发现无法回避之时,只得出大招,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纷争吧!
“古族的行事风格,那是唯恐下不乱,即使我风都领地保持沉默,什么也不做,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不,以如今本少与古族的关系,没有机会,他们创造机会也会上。
所以,三千狱与古族,与本少之间,已经属于不死不休之局,只要给双方一个缘由,那就往死里整,无非就是让第三方得利。
但是,古族与三千狱一般,与我风都领地无接壤之地,因此,一旦产生冲突,如此次本少来此古城遗迹一般,落单行动。
而大规模的势力争斗,不管冲突区域是在死域,还是圣唐一族,又或者是北方蛮族,西方巫族,都牵扯甚广,战端。可不是一两个势力敢轻易挑起。”
“对于蛮族,我圣唐与西域之间,有一条对于圣唐与西域而言,息息相关的商道,名为丝绸之路,而那一条商道,对于附近区域势力,岐国,川蜀之国,李晋势力等来,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又不得不派重兵驻守,在那丝绸之路道路的另外一方,可是拥有神灵境界强者的蛮族啊!
如今,我风都领地不偏不正,正好也存在丝绸之路威胁,所以,那一条商道之中,几处重要之地,我风都领地必出手,将其掌控在自己手郑
如今这一次古城遗迹之行,与各大势力之间的矛盾,正好是一个借口,先礼后兵之事,希望在其它势力能够与我风都领地以礼相待之时,让双方达成共识,共守北方防线。
否则,半神境界,李晋势力他们是否拥有,是否听从他们号令,本少未知,但我风都领地,至少拥有一位,祝道友,可是这么一个理。”
“云道友,过刚易折,风都领地若如道友行事风格一般,与风都领地未来不利啊!”
云启已经走入了极端,所言所思,皆为以暴制暴,未曾起过退一步海阔空念头,让荒域不少强者心中暗喜,如此风格,才是最正确的行为。
但云启的言论,却让祝焰眉头一皱,尤其当其无意中发现荒域强者的神态之后,更多了几道眉纹。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何况是如今这乱世?既然我风都领地对于我圣唐一族逐鹿中原之事,没有兴趣,并且我风都领地对于我圣唐一族百姓,不忍见其遭受战乱之苦,为他们寻一处安身之所,直到老祖所预言之盛世到来,对于威胁百姓生死之事者,必定保持警惕。
而作为我云族为百姓所建之地,风都领地,对于威胁其存在的势力,其中以北方蛮族为最,对其的关注力,自然也不会减弱,只会不断增加。
在我圣唐一族其它政权之时,北方游牧民族,如如今的蛮族,时常寇犯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自我圣唐河套平原、甘陇以北,是广袤的蒙古高原和沙漠戈壁,那塞外苦寒,土质贫瘠,水源不足,根本无法大规模开展农耕,并且北方的气候条件,也不允许种植中原的粮食作物,而且农耕技术也远远落后。
面对广阔的草场,放牧牛羊马是草原部族最好的选择,因而,我圣唐以北区域,逐渐形成了游牧文明民族。”
“我圣唐一族的农耕文明,兴起于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加之农耕技术发达,诸如水车、曲辕犁的发明,铁质农具的大量普及,人们勤劳开垦,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经济支撑着我圣唐一族王朝的统治。
但我圣唐一族与蛮族所处的游牧民族,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身处截然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
我圣唐一族多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处于多草原、戈壁沙漠。
我圣唐一族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圈定在狭的区域,受山川、河流以及官府户籍人丁限制,性格温和,富即安;北方的牧民们随牛羊迁徙,逐水而居,从生活在马背上,性格豪放,崇尚勇武。”
“北方蛮族入侵我圣唐一族,不止于如今的蛮族,历史上,蛮族所代表的游牧民族,其实很大原因,在于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这与气候变化有莫大关联,史书有记载,冰雪迷人眼,白毛风吃饶现象不少。
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牛羊得不到新鲜的草料,会出现无法长膘,甚至大面积病死冻死的情况,人畜难安。
这个时候,手握数十万弓马娴熟的控弦之士,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部落上层的人,自然选择发动战争,去其它区域,尤其是他们的近邻抢夺粮食、布匹,以保全自身的生存。
付出血的代价,其实也在部落首领的意料之中,通过战争消耗掉老弱病残,既减轻了部族压力,也用他们的性命,搏得了生存物资。
其实在我圣唐一族分裂时期,这种骚扰反而比大一统时少,如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内部虽然混乱,但靠近边境区域,我圣唐一族势力迫于生存危机,大多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很少有人这个时候上来触霉头。
反倒是大一统王朝时,搂草打兔子,干一票就跑,主力行踪飘忽不定,难以一击全歼,加上朝堂内部互相掣肘,让我圣唐一族那一个位置上的掌权们,很是头疼。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骂一句处于战火频发地区的南方国,人家可能就暴跳如雷,大动肝火,一言不合就开打;然而你臭骂古族、巫族等,人家反而不在意。
南北区域之间的恩恩怨怨,已经持续了上万年的历史,战争是主旋律,但是跳出历史脉络,纵观民族发展,这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这样的战争,其实并不全是侵略成性,也有许多客观的原因,只不过我们往往站在一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