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景炎皇帝的救赎之路(2 / 2)
“念吧,只要不是太过分,我都能承受。”
刘帆依靠在温泉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长崎温泉据说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于人体有着诸多好处。
反对派现在的诉求主要有以下几条:
首先要求齐国海军所有开支对外公开,不能再以保密或者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等理由对军费开支进行遮掩;
其次,停止在欧洲战场上的军事投入,将“正义军”撤回国内;
第三,许诺各省更大的人事、财政权力。
第四,改革新闻审查制度,允许民间私人兴办报业,
第五,改善朝鲜、倭国等地人民生存状态·····
刘帆懒得再听下去,翻来覆去都是这些东西,其中有些条件翻来覆去已经说了很多年,而且每次都能在大齐发展的关键时期拿出来说事儿,尤其是第四条,明眼人瞅一眼就知道这一定是不列颠在背后捣鬼。
见刘帆自从收到电报后便郁郁寡欢,玛丽感觉颇为不解,在她的再三询问下,皇帝终于开口道:
“哎,你的父王,我的岳父,刚刚击败法国人,现在就要调转枪口对付大齐,这让我很是寒心啊,”
“调转枪口对付大齐?”玛丽一脸茫然,不过既然已经成为大齐皇后,这个女人就必须也只能代表大齐利益。
“张口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捍卫者,可是一旦罗刹法兰西这样的威胁不在,就开始把屠刀对向他的盟友了,”此时此刻,刘帆真实的感觉到自己被人耍了,而且会输的很惨。
长期以来,他都是希望通过改革以及国外势力(英国荷兰等)的支持,来稳固皇权,增强天心城统治的合法性,以至于面对国内很多反对势力,他也能乾纲独断顶住一切压力,然而现在改革已经被迫停滞,至少在制度层面的改革已经推行不下去了,而在对外国际关系上,景炎皇帝无疑是一个失败者,曾经的朋友变成了敌人,曾经的盟友也即将变成敌人。
现在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内阁,面对国会,以前面对这群人发号施令的底气,现在都没有了。
可是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他怀疑自己最终会像那位倒霉的路易十四一样,被狂暴的巴黎市民送上断头台,以葛敏的名义。
人民不知道他们能建立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摧毁眼前的一切。
不过景炎皇帝的心思很快被他的心腹知晓。
吴忠国从对马岛匆忙赶来,不及休整,便径直前往皇帝所在的温泉,向刘帆汇报天心城情形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
“暴民人数越来越多,四月份还只是数百人游行示威,五月份变成了一千多人,现在已经有上万人参与了。”
刘帆将脑袋从温热的水中探出来。
“发展这么快,背后是有什么人支持吗?”
他希望能听到有英国人荷兰人参与其中,如果只是外部势力支持的话,事情就好办很多了。
然而特务头子的回答令他失望。
“至少现在还没发现有这样的迹象,臣已派人在各国使馆周围严密布控,没有发现大使馆的人和暴徒有什么联系?”
刘帆有些疑惑道:“哦,那他们的资金和武器——我是说燃烧瓶之类——是从哪里获得的?”
吴忠国盯着温泉水面升起的氤氲热气,感觉隔着云雾在和皇帝说话。
“经过臣反复调查,认为武器和资金,都是暴徒自己准备的。”
刘帆尴尬一笑:“倒是很有决心。”他停顿片刻,又道:“难道对朕就这么憎恶吗?”
特务头子沉默不语。
皇帝盯着他的眼,不耐烦道:“那么,你们蓑衣卫有什么应对之策,国会每年给你们几十亿经费,可不止是抓几个蟊贼的。”
吴忠国以为皇帝动怒,连忙表态道“陛下,蓑衣卫只听皇帝调遣,旁人无权干涉。”
刘帆冷冷道:“知道就好,说说你的方略吧。”
吴忠国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道:“陛下,如果您现在下令。”这个蓑衣卫所长,大齐情报头子站在温泉旁边,说到关键时候,伸出手指扶了扶金丝眼眶眼镜,“中卫军可以对天心城那些暴徒进行镇压,将一切反叛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
“直接镇压吗?”
“是的。”
刘帆从温泉池中走出来,侍女将一条洁白的浴巾盖在皇帝背上,玛丽皇后在等候在一侧,递上一杯清茶,皇帝一饮而尽,一屁股坐在池子旁边的石凳上。
侍女和几个闲杂人等都退了下去。
刘帆略带笑意询问旁边的皇后:“玛丽,你确定要听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吗?”
玛丽耸耸肩膀,不以为然道:“谁说皇后就不能参与政治呢?陛下的姑母天授女皇,可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啊。”
刘帆微微一笑,转身望向站在旁边的吴忠国,示意这位心腹坐下。
“要杀多少人?花多少钱?”
吴忠国掐指算了一会儿,给出了答案:“看陛下的决心。”
“不要说废话!”
见皇帝很不耐烦,于是补充道:“如果想要立即彻底平定叛乱,要死一百人,花费五千万齐元。”
“一百人!”刘帆惊得从石凳上跳起。
“陛下,届时我们会收买那些暴徒头目,再安排一些死刑犯走在游行队伍前面·····事后对他们的家眷重金抚恤。”
“然后呢?接下来的计划呢?”玛丽皇后突然插话问道。
吴忠国稍稍一愣,不过旋即恢复正常,继续道:“那些提前被收买的报刊会刊登文章,引导民众发现暴乱背后的真相——了解皇帝陛下的苦衷和难处,最重要的是,”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加强语气道:
“要将那些暴乱骨干分子,名声彻底搞臭,我们会搜集证据,耐心收集证据,总能找到他们的破绽,然后就是报刊上场了。”
吴忠国说起这个显得颇为娴熟,估计从前没少干这些脏话。
刘帆忍不住问道:“从前你也这样帮过天授女皇吗?”
“陛下言重了,”特务头子一脸谦逊道:“那根本算不得帮,为君主解除麻烦是蓑衣卫的职责之一。”
“哦。”
看来这大齐朝廷从来就没干净过,即便是改革最盛行的天授时代,也会有这样见不得光的阴暗面。
“这一百人,能凑得齐么?”问这句话时,刘帆已然有些心动,的确,就像吴忠国说的那样,这是成本最小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特务头子不假思索道:“陛下放心,如果天牢里人不够,还可以去京郊矿场里找些倭国、罗刹人当挡子弹。”
“只是苦了这些外国人。”
“陛下不必担忧,人死之后,会给他们家眷重金抚恤的。”
刘帆思索了片刻,一直没能下定决心。暴力并不是他想要的,而且在这个时代,暴力如同潘多拉墨盒,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合拢了。
而且他还知道,如果任由暴乱继续下去,到时候死的人可不止一百两百。
再说,这些暴民的诉求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人会答应他们。
吴忠国见皇帝犹豫不决,于是在旁催促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不能再拖了,万一中卫军跟着乱起来,到时陛下这趟蜜月之旅恐怕····”
他话没说完,不过意思已经十分清楚,如果现在还没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如果局面恶化,景炎皇帝大概率是不能回国了。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做吧,”刘帆对他的情报头子说,“经费会提前支付给你们,我的要求只有一个,迅速。干净,不留后患,同时要尽量减少伤亡,避免波及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