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党同伐异8(2 / 2)
马民自己是为了不使当地的官员出现空缺,只得私下做主把一些官员的任职条件进行了降低。
这时王楠也非常够义气的说,当时马明跟他进行汇报的时候,自己为了西南数省的稳定,口头同意了马明关于西南数省官员任职条件的标准降低。
太子问首相王楠为什么不把此事提交到朝堂上来讨论?
王楠也痛快的承认自己思虑不周,考虑不全的责任。
很明显,王楠知道单凭这点事情是无法动摇自己首相位置的。
然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卓不凡又拿出了一些被查办的官员口供:他们向像马民送了贿赂才获得的实缺。
对于此事,马明也想好了应对之策。
他回应说是自己的师爷和管家背着自己,打着自己的名号,收了一部分预备官员的钱。
自己已经把师爷和管家送交官府去查办了。
自己当时是毫不知情的,之所以会任用这些交了钱的官员,是因为他本身已经打算要降低标准的。
那些买官的除了几个有特别身份的外,其他根本没有资格见到马明,他们的确是把钱交给马明的师爷和管家来行贿的。
这样原本是马民的主动收贿,变成了马民不知情,都是他的师爷和管家,打着他的旗号进行的。
这个借口其实在场的没人相信。
但是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只要不彻底撕破脸的话,大家都还讲一定的政治规矩。
他能把罪名推到别人身上,就算他的本事
如此一来,马民身上就是失察失职之罪,最多就是把马明夺职罢官,以他现在的官位,连监狱都不用进,更不用说丢性命了。
对于这个结果,作为进攻一方的改革派,只有洪涛本人是满意的,其他人都没有达到目的。
其实马明死不死的,对李明道谷少海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只是如果马民的罪行都不严重的话,那么根本就没有办法利用马民的罪行来牵连到王楠身上。
太子周晨光见改革派也拿不出新的证据,于是下了结语。
吏部左侍郎马民在西南数省的官员任职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失职罪,
对近几年西南数省各地的贪腐和由此适成民怒有着直接的责任。
由于马明的第三子,马明其他的亲人均已经被相应的官府逮捕。
这些人皆依大厦律从严从重处置,马民本人也负有失察失职之罪。
马民本应该抄家下狱。
但念在马民在内阁多年,为朝廷兢兢业业服务了近四十年,又加上首辅王楠和副相郭义正为马民求情。
最后,太子的处罚结果是:马民被罢官夺职,家产充公用来赔偿陕西受难的矿工,
马明现有的一切头衔均被剥夺,马民本家及三代亲属二十年内不许科考入仕。
首相王楠识人不明,擅自决断,被拿掉了太子太傅的加衔,并罚俸半年。